安非他命 冰毒之母

安非他命(amphetamine) 安非他命(amphetamine)

安非他命的名称来自(alpha-methyl-phenethylamine)的简写,意为“alph-碳的位置接上甲基的苯乙胺”。中文名译作安非他命,化学名为苯丙胺。苯丙胺类物质是一组具有类似化学结构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包括苯丙胺、甲基苯丙胺(MAMP,俗称冰毒)、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俗称摇头丸)等,多做精神兴奋剂用。

安非他命时间轴

关于安非他命的由来,流传着两种说法:其一,1887年由罗马尼亚化学家首次成功合成;其二,1887年在德国首先合成。

究竟哪一种说法正确,如今已难以考证,但我们所知道的是,安非他命在诞生之初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它都仅仅作为学名为“盐酸麻黄碱”的化学物存在,而并非药物。因为人们还没有找到它所对应的疾病。在这段时间内,安非他命可谓碌碌无为。

直到上世纪20年代,也就是安非他命诞生30多年后,人们才终于挖掘出它的价值,发现它对某些疾病和身体功能失调的治疗,有着不错的疗效。

这些疾病包括癫痫、精神分裂症、偏头痛、放射性疾病等,甚至还能治疗酗酒以及阿片类药物成瘾。

此后,安非他命开始逐渐活跃在药物的舞台上:

1927年,人们发现安非他命能够升高血压,扩张鼻腔和支气管,刺激中枢神经系统。

1932年,安非他命作为非处方药物进入市场,用于治疗鼻塞。通常是针对哮喘患者、花粉症患者以及感冒患者。

1935年,医生成功地用安非他命来治疗嗜睡症。嗜睡症是一种神经功能性疾病,它能引起不可抑制性睡眠的发生。这些睡眠阶段发生的时间多不合时宜,例如在说话、吃饭或驾车等正常活动的时间。

1937年,安非他命被发现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有着积极的作用。患有多动症的儿童,注意力难以集中。但当给予一定剂量的安非他命后,一些ADHD患者能够显著地提高注意力,并且安静下来。

1937年,安非他命由非处方药转为处方药。这是由于发现安非他命显著的耐药性。也就是说,需要一次次服用更多的量才能达到情绪高昂的效果。此外,它的成瘾性也令人难以忽视,一旦停药,所产生的退缩性现象的特征是严重的沮丧与疲劳。为此,当药效消失时,使用者会采取激烈手段来逃避沮丧。

1959年,安非他命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的许可,用于短期治疗肥胖症。在这一时期,“安非他命牌减肥药”相当盛行。医生会建议使用安非他命来控制体重,因为它比FDA认可的其他减肥药(如西布曲明和奥利司他)更便宜,它对抑制食欲确实有效。虽然这方法奏效,但是安非他命和其他减肥药一样,一旦患者停止用药,体重又会反弹。同时,由于安非他命也可能导致使用者上瘾,因此,医生也被强烈建议,除了非常严重的情况外,不要将安非他命用于减肥。

除了安非他命类药物的耐受性以外,其毒性也愈加受到重视。初次吸食甲基苯丙胺者,30毫克即引起中毒;长期滥用者,为了达到初期使用时的欣快效应,会将剂量增至2000毫克,易引起急性中毒,可造成惊厥、昏迷甚至死亡。

英国药物学家很早便注意到了安非他命的这些害处,并在1939年将安非他命列入英国的有毒物质清单。其用于治疗肥胖症的效用也未获得法律许可。

而美国的反应却略显迟钝,直到1965年《联邦食品和药品法(修正案)》获得通过,才规定个人购买安非他命为非法行为,只能凭医生处方购买。

1970年,美国《有毒物质控制法案》的出台,进一步限制了注射用甲基安非他命的合法生产。次年,全美仅有15家制药企业获准生产31个品种的安非他命类兴奋剂,年产量约120亿片。

目前,安非他命类药物在医疗上多用于治疗注意力不足过动症(ADHD)、嗜睡症以及极端的肥胖症等。当安非他命和甲基安非他命致使患者出现太多不良反应时,可使用它的右旋异构体,其商标为Desoxyn。

 

安非他命与战争

在安非他命类药品中,甲基安非他命的俗名恐怕最为人所熟识:冰毒。因其形状呈白色透明结晶体,与普通冰块相似,故被称作此名,它比安非他命更具效力。

甲基安非他命是在日本首次合成的,这一点学界基本无异议。然而,关于合成它的日本化学家,则有三种说法:一说为日本的药学博士长井长义,1888年在研究咳喘药成分麻黄素时,意外发现了甲基安非他命;一说为日本化学家阿雄贺多,在1919年首次合成;再一说则是1919年,由日本化学家绪方章所合成。

由于甲基安非他命的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使之更加容易被注射,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军队曾在朝鲜殖民地设置工厂,大量生产制造以甲基安非他命为主要原料的“菲洛朋”片剂,分发给士兵服用,服食后可以连续作战而不需休息。

日本士兵称甲基安非他命为“猫目锭”“突击锭”或“空击锭”。据史料记载,日美之间发生的冲绳岛战斗中,日本的“神风特攻队”敢死队员(也称自杀性飞机队)、飞行员均因服食了这种“菲洛朋”,而使得中枢神经产生了亢奋作用,从而疯狂地冲向美国舰队。

在德国,甲基安非他命同样在战场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36年,德国医学科学家迈耳首次发表论文,指出服用甲基安非他命能消除疲劳以及提高连续工作的能力。此消息一经发布,立刻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军方的关注。紧接着,相似言论的研究报告陆续发表,佐实了迈耳的观点。

于是,希特勒亲自下令,要求研制可以使军队士兵在数天内连续作战的安非他命类药物,希望用这种兴奋剂来维持纳粹军队不可战胜和亚利安人种族优越论的神话。

很快,德国就将甲基苯丙胺列为军需药品。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太平洋战场和苏联斯大林格勒等战场中,德国军队士兵依靠这种药物,保持其不同寻常的战斗力。意大利墨索里尼的军队随之效仿。此后,在上世纪60年代的越南战场上,美军士兵同样大量服用了此类药物。

然而,战争中给士兵服用安非他命的这种“传统”,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后遗症。

以日本为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据推测,当时日本5%左右的国民(即200多万人)都有使用安非他命类药物的历史。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战后人们对社会前途悲观,需要一种精神上的麻醉来逃脱现实。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战后大量军需的甲基安非他命囤积,军队的药商因此向社会大量地廉价出售。一时间,静脉注射甲基安非他命竟达到流行病的程度。

起源于日本的冰毒滥用很快便波及了东南亚和欧美国家。同一时期的美国,右旋安非他命的合成和甲基安非他命的合法生产,也使得许多大学生、卡车司机以及运动员将其用于非药物用途。对当时的人们而言,安非他命的广泛用途,使它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万能药”,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他们的滥用。这些滥用人群中,甚至包括时任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

直到1951年,日本首先制定了《觉醒剂取缔法》,韩国、美国等国家也相继立法取缔甲基安非他命的生产和销售,联合国制定了《1971年精神药物公约》,将所有安非他命类兴奋剂纳入了管制药品,才逐步遏制了它的第一次大泛滥。

上世纪50年代,安非他命在我国出现,被称作“抗疲劳素片”。1957年在重庆曾出现过吸食冰毒成瘾的人群。1962年,在山西、内蒙古等地也发生过滥用的问题。后逐渐禁止其生产、销售与使用。

1996年,联合国禁毒署在上海召开的国际兴奋剂专家会议上,与会者一致认为安非他命类兴奋剂将逐步取代本世纪流行的鸦片、海洛因、大麻、冰毒、可卡因等常用毒品,成为21世纪全球范围滥用最为广泛的毒品。

安非他命(amphetamine) 安非他命(amphetamine)

安非他命的名称来自(alpha-methyl-phenethylamine)的简写,意为“alph-碳的位置接上甲基的苯乙胺”。中文名译作安非他命,化学名为苯丙胺。苯丙胺类物质是一组具有类似化学结构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包括苯丙胺、甲基苯丙胺(MAMP,俗称冰毒)、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俗称摇头丸)等,多做精神兴奋剂用。

安非他命时间轴

关于安非他命的由来,流传着两种说法:其一,1887年由罗马尼亚化学家首次成功合成;其二,1887年在德国首先合成。

究竟哪一种说法正确,如今已难以考证,但我们所知道的是,安非他命在诞生之初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它都仅仅作为学名为“盐酸麻黄碱”的化学物存在,而并非药物。因为人们还没有找到它所对应的疾病。在这段时间内,安非他命可谓碌碌无为。

直到上世纪20年代,也就是安非他命诞生30多年后,人们才终于挖掘出它的价值,发现它对某些疾病和身体功能失调的治疗,有着不错的疗效。

这些疾病包括癫痫、精神分裂症、偏头痛、放射性疾病等,甚至还能治疗酗酒以及阿片类药物成瘾。

此后,安非他命开始逐渐活跃在药物的舞台上:

1927年,人们发现安非他命能够升高血压,扩张鼻腔和支气管,刺激中枢神经系统。

1932年,安非他命作为非处方药物进入市场,用于治疗鼻塞。通常是针对哮喘患者、花粉症患者以及感冒患者。

1935年,医生成功地用安非他命来治疗嗜睡症。嗜睡症是一种神经功能性疾病,它能引起不可抑制性睡眠的发生。这些睡眠阶段发生的时间多不合时宜,例如在说话、吃饭或驾车等正常活动的时间。

1937年,安非他命被发现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有着积极的作用。患有多动症的儿童,注意力难以集中。但当给予一定剂量的安非他命后,一些ADHD患者能够显著地提高注意力,并且安静下来。

1937年,安非他命由非处方药转为处方药。这是由于发现安非他命显著的耐药性。也就是说,需要一次次服用更多的量才能达到情绪高昂的效果。此外,它的成瘾性也令人难以忽视,一旦停药,所产生的退缩性现象的特征是严重的沮丧与疲劳。为此,当药效消失时,使用者会采取激烈手段来逃避沮丧。

1959年,安非他命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的许可,用于短期治疗肥胖症。在这一时期,“安非他命牌减肥药”相当盛行。医生会建议使用安非他命来控制体重,因为它比FDA认可的其他减肥药(如西布曲明和奥利司他)更便宜,它对抑制食欲确实有效。虽然这方法奏效,但是安非他命和其他减肥药一样,一旦患者停止用药,体重又会反弹。同时,由于安非他命也可能导致使用者上瘾,因此,医生也被强烈建议,除了非常严重的情况外,不要将安非他命用于减肥。

除了安非他命类药物的耐受性以外,其毒性也愈加受到重视。初次吸食甲基苯丙胺者,30毫克即引起中毒;长期滥用者,为了达到初期使用时的欣快效应,会将剂量增至2000毫克,易引起急性中毒,可造成惊厥、昏迷甚至死亡。

英国药物学家很早便注意到了安非他命的这些害处,并在1939年将安非他命列入英国的有毒物质清单。其用于治疗肥胖症的效用也未获得法律许可。

而美国的反应却略显迟钝,直到1965年《联邦食品和药品法(修正案)》获得通过,才规定个人购买安非他命为非法行为,只能凭医生处方购买。

1970年,美国《有毒物质控制法案》的出台,进一步限制了注射用甲基安非他命的合法生产。次年,全美仅有15家制药企业获准生产31个品种的安非他命类兴奋剂,年产量约120亿片。

目前,安非他命类药物在医疗上多用于治疗注意力不足过动症(ADHD)、嗜睡症以及极端的肥胖症等。当安非他命和甲基安非他命致使患者出现太多不良反应时,可使用它的右旋异构体,其商标为Desoxyn。

 

K粉属于镇静剂类毒品
毒品及其危害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导航
关闭

我的购物车

Viewed

Recently Viewed

关闭

商品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