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吸的心理机制初探

复吸的心理机制初探

摘要:复吸是由于戒毒者存在“心瘾”,会在生理脱瘾以后,无法忘记毒品带来的美妙感觉,从而重新摄取毒品。文章尝试给“心瘾”下一个操作性定义,认为“心瘾”是一种对待毒品的内隐态度,是吸毒者无意识的、潜在长期吸毒行为所衍变的心理偏好。其最大特点是无意识、潜在的。并介绍了内隐态度的测量方法,为进一步探讨复吸的心理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吸毒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吸毒行为已经与犯罪、失业和环境等问题成为世界性难题。它不仅严重危害公民的身体健康、破坏家庭幸福和影响社会安定,而且直接导致毒品犯罪泛滥并诱发其他刑事犯罪。所以禁毒工作不仅事关社会进步和精神文明建设,而且还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已有研究表明,影响毒品戒断的主要因素包括生理、社会和心理三个方面。从从生理戒断毒瘾的角度,国内外学者关注吸毒的遗传基因、吸毒的生理反应等,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比如研究毒品的化学物质如何作用于大脑中枢神经及其代谢特点等,并提出生理脱瘾的方法。使用较多的如美沙酮维持治疗、纳曲酮维持治疗、丁丙诺啡维持治疗。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者关注吸毒者所接触的环境、群体影响和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者主要从吸毒者的人格特点、心理缺陷等角度寻找吸毒的原因。结果发现吸毒者的人格特点主要表现为“急躁、冲动、活跃”与“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两个相互矛盾的方面。而且吸毒者多采用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吸毒者有很高比例的回避型人格检出率等等。

这些研究对于毒品的戒断有积极的意义。但是摆在戒毒工作者面前最严峻的任务的居高不下的复吸率。对此,研究者对复吸进行了大量研究。从生理学的角度,发现吸毒环境的刺激可激活脑内DA 奖赏系统, 使中脑边缘系统DA 浓度增加,从而导致复吸。从社会环境影响的角度,研究发现戒毒者戒断毒品后如果和吸毒朋友来往, 复吸的危险度就会增大,如果戒毒者戒断毒品后能脱离原来的环境和社交圈, 就可以减少同伴的诱惑和压力,海洛因的可获得性、吸毒环境等都会引起对海洛因的心理渴求以及觅药行为。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发现海洛因依赖者的个性心理特征表现为明显的反社会行为和社会适应障碍,并过分关注自己的健康,缺乏对社会环境的归属感,容易将自己的问题合理化且归因于别人,而且由这种心理特征增加了复吸率。通过对海洛因戒断者吸毒及情绪注意偏向的ERP 研究,发现吸毒线索视觉刺激具有吸食海洛因后诱发的情绪体验,从而找到了戒断者复吸率高的认知原因。也有研究者从戒毒者的社会环境支持系统及其心理归属感和认同感的角度探讨复吸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不利的社会处境是诱发复吸的主要因素, 戒毒人员回归社会以后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 吸毒者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程度都低于健康人群, 社会缺乏对戒毒人员有效的社会支持,戒毒人员回归社会之后缺乏亲密的人际交往和情感交流。

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同毒品的心理依赖性是戒毒者在生理脱毒后复吸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所以有人提出 “心瘾”一词,认为复吸主要是因为我们一般意义上的戒毒只是帮助吸毒者摆脱了对毒品的生理依赖,却没有帮助他们戒断“心瘾”。所以吸毒者在戒断毒品以后,在一定的环境下,又会再度吸食毒品。而且大量研究也发现,通常情况下,稍有意志的戒毒者都能够承受毒品的戒断反应,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无法忘怀毒品带给他们的美妙感觉和异常的欣快感,一种无法控制对药物的渴求感会重新燃起, 当有毒品存在的时候, 复吸便不可避免地发生。他们对毒品心理上的欲望超过了生理上所能承受的痛苦。为此许多人在戒断毒品以后又重新摄入毒品以满足他们对毒品的饥渴感。但是研究并未解释复吸的内在心理机制。即“心瘾”到底是什么。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给“心瘾”下定义,探讨复吸的心理机制。

首先,认为“心瘾”是一种对待毒品的的态度。有关态度的研究是社会心理学极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社会心理学家托马斯认为社会心理学就是“研究社会态度的科学”。奥尔伯特也曾经提出“态度是社会心理学中最重要、最关键的概念”。态度是指个体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作出反应时所有的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关于态度的界定,主要是态度的三元论,认为态度包含着情感性、行为倾向性和认知性元素, 也称为态度的ABC理论。但是,传统的态度的定义无法解释戒毒者在生理脱瘾后,自我口头报告对毒品的厌恶,却依然存在心理依赖,在一定的环境下,又会吸食毒品这一现象。

所以,“心瘾”绝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态度。复吸者在生理戒毒之后,会在无意识里依然存在吸毒时的美好感受。“心瘾”更有可能是一种无意识的态度。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心理学家Greenwald与Banaji在分析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内隐社会认知的概念,即过去经验的痕迹虽然不能被个体意识到或自我报告,但是这种先前经验对个体当前的某些行为仍然会产生潜在的影响。这一理论强调了无意识的作用,并进而提出了内隐态度的概念,即过去经验和已有态度积淀下来的一种无意识的痕迹潜在地影响个体对社会客体对象的情感倾向、认识和行为反应。它往往是自动化的、不受控制的而且是无意识的评价。在此基础上,Wilson和Lindsey 等人提出了双重态度模型理论,他们认为人们对于同一个态度对象能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的评价,一种是能够被人们所意识到的外显的态度;另一种则是无意识的、自动激活的内隐态度。内隐态度的评价内容与对态度直接测量的结果可能不一致,即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的分离。

复吸者戒毒以后口头报告的往往是对待毒品的外显态度,而真正影响其复吸的原因是无意识的内隐态度。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心瘾”是一种对待毒品的内隐态度,是吸毒者无意识的、潜在长期吸毒行为所衍变的心理偏好。其最大特点是无意识、潜在的。

目前,关于外显态度的测量方法,常用的是访谈法、问卷测量和专家调查等。而内隐态度采用的测量方法有投射测量、加工分离程序、内隐联想测验( IAT)、Go /No- Go 联结测验(GNAT)、刻板解释偏差(SEB)等。其中,内隐联想测验(IAT)是比较常用的测量内隐态度的方法。采用的是一种以反应时为指标的计算机辨别分类任务,通过对概念词和属性词的自动化联系的评估,进而对个体的内隐态度进行间接测量。在完成分类任务的时候,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有两种可能的关系:相容和不相容。当概念词和属性词相容的时候,与被试的内隐态度一致或二者联系较紧密,此时的辨别归类为自动化加工,相对容易, 因而反应速度快,反应时短;而当概念词和属性词不相容的时候,与被试的内隐态度不一致或二者联系不紧密,往往会导致被试的认知冲突,此时的辨别归类需要进行复杂的认知加工,相对较难,所以反应速度慢,反应时长。不相容条件下与相容条件下的反应时差为内隐态度指标。大量研究已经证实,内隐联想测验的信度和效度较高,是目前比较理想的一种测量内隐态度的研究方法的手段。

所以,如果能在研究中证明存在内隐态度效应,并进一步证明复吸者的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存在分离,即可为“心瘾”是一种无意识的内隐态度提供有力的实证研究支持。从而可以为毒品戒断与否及其程度的鉴别提供一个除生理指标以外的真正有效的衡量标准和测量技术,进而有效地减少吸毒者的复吸率,提高戒毒工作人员和机构的工作效率的效绩,减少由毒品复吸等原因引起的各种犯罪行为等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生活的安康。

戒毒的影响因素
戒毒所、看守所等监禁空间特殊语言现象探究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导航
关闭

我的购物车

Viewed

Recently Viewed

关闭

商品分类